> 养殖技术 > 非鼠疫存活猪≠阴性猪,了解康复猪转阴性的机制

非鼠疫存活猪≠阴性猪,了解康复猪转阴性的机制

非鼠疫幸存猪≠阴性猪,拔牙已经正常。拔牙后,少数猪存活下来,可以称之为存活猪。幸存猪的阴阳和是否有毒不能一概而论。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康复猪转阴的机制。

1感染的存活猪最终会变成阴性

虽然中高毒力的非洲猪瘟致死率可达100%,猪场爆发非洲猪瘟后也多是整群清除,但确实有一定比例的感染猪是可以存活的。这些感染存活猪有两种分类:

(1)存活但发展为持续感染,周期性病毒血症,常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疾病。

(2)在短时间内完全从病毒血症中恢复。

德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被感染的生猪不会被终身下毒。抗原阴性猪的最早检测出现在42天。同时所有口腔拭子、唾液、粪便均为阴性,说明感染猪没有解毒。第63天,所有感染猪均为HAT阴性(说明病毒无感染活性),虽然部分感染猪在第91天仍呈核酸检测阳性,说明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有传染性。虽然其他学者已经得出了长期的毒性研究结果,但这些实验的测试周期比德国学者短,所以德国学者的研究可能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那么这些被感染并存活下来的猪是如何杀死残留病毒并变成阴性的呢?

2感染存活猪转阴依赖机体细胞免疫转阴的实质是随着免疫系统功能恢复,机体细胞处在抗病毒状态,残余的病毒感染不了新的细胞,被禁锢在感染细胞中,逐渐连同感染细胞一起被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杀灭、吞噬。非瘟耐过存活猪转阴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将非瘟病毒及其宿主细胞一并杀伤,从而实现转阴,主要依靠细胞免疫为主的抗病毒免疫。

非鼠疫存活猪≠阴性猪,了解康复猪转阴性的机制

图1抗病毒免疫获得过负抗性

抗病毒免疫可分为两类: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1).抗病毒先天免疫

抗病毒先天免疫的主要成分是干扰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

干扰素是抗病毒免疫中最重要的早期免疫分子,其中ⅰ型干扰素由感染的局部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pDC细胞分泌,而γ干扰素前期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NK细胞分泌,后期由活化的辅助细胞产生。分泌型干扰素可以使细胞呈现抗病毒状态。

自然杀伤细胞是重要的早期抗病毒效应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也是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性的效应细胞(ADCC)。NK细胞通过与感染细胞结合,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细胞毒性物质,杀伤靶细胞。NK细胞的天然细胞毒性受ⅰ型干扰素和ⅱ型干扰素刺激。

巨噬细胞在干扰素γ的刺激下被激活,干扰素γ促进巨噬细胞产生ROIs和RNIs,有助于杀灭吞食的病毒。此外,巨噬细胞还可以通过ADCC机制清除病毒。

非鼠疫存活猪≠阴性猪,了解康复猪转阴性的机制

图2病毒先天免疫示意图

综上所述,非瘟疫破坏的免疫修复后,抗病毒先天免疫会分泌免疫分子干扰素,激活NK细胞和巨噬细胞,杀死被感染细胞和其中残留的非瘟疫病毒,从而促进阴性转化。

2)抗病毒适应性免疫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是在病毒适应性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两种免疫细胞。

Th0细胞在机体分泌的干扰素和IL-2作用下转化为Th1细胞,转化后的Th1细胞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L-2)增强其他免疫细胞的病毒清除能力,如干扰素γ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杀灭吞噬性病原体的能力;干扰素γ和IL-2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有助于杀伤感染细胞。

CTL细胞特异性识别并与感染细胞结合,然后分泌穿孔素,并向感染细胞注射一种毒性蛋白-颗粒酶,引起感染细胞凋亡。

抗体反应也是抗病毒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病毒隐藏在细胞中,前期产生的抗体无法发挥作用,后期的中和抗体进入血液后可以与病毒结合,防止病毒与新的宿主细胞结合,从而防止感染的进一步传播。中和抗体还可以启动ADCC机制,动员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杀死其中的感染细胞和病毒。

非鼠疫存活猪≠阴性猪,了解康复猪转阴性的机制

3总结

转阴就是机体免疫能力复原,清除机体残余病毒的过程。由于病毒躲藏在细胞内,因此对病毒的清除主要依赖以细胞免疫为主的抗病毒免疫,又可分为抗病毒固有免疫和抗病毒适应性免疫。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机体后,主要宿主细胞是免疫细胞,损伤最严重的也是免疫系统。所以,被感染和存活的猪能成功转阴的机制一定是修复免疫系统和重新激活免疫功能的过程,也一定依赖于机体的抗病毒免疫。从抗病毒免疫激活和作用机制来看,病毒消除的关键在于两个点:细胞因子分泌和免疫细胞激活。干扰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因子,不仅能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功能,还能促进免疫细胞数量的增加,是修复免疫系统、重新激活免疫功能的关键。

这篇文章转载自朱彝。来自中国育种网。如有侵权,请联系f_fb#foxmail.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非鼠疫存活猪≠阴性猪,了解康复猪转阴性的机制